Macao Linguistics Club

鏡海語言學社

“鏡海語言學社學術沙龍”最初發起於2014年澳大橫琴新校園啟用之時,最初借用的是南國人文研究中心的會議室,設計有獨特的社徽。

該沙龍活動已固定成為澳門大學語言學專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學術活動。它為澳大語言學專業的師生搭建了一個教學相長、思想交流與碰撞的學術平臺,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並激發了博士生的科研動力。該沙龍的方式結合線上線下,但以線下為主。以中國語言文學系相關師生為主,也歡迎本院本校其他相關專業的師生積極參加。

鏡海語言學社2021/2022年度系列學術沙龍活動圓滿收官

本學年的學術沙龍活動共舉辦了11期,由鏡海語言學社年度社長中文系博士生張翠吉負責組織。中文系教師、博士後、博士生及受邀學者等17人做了報告:(1)徐杰教授《與漢英標題疑問句相關的語法現象及其理論意義》;(2)博士後劉彬《漢語實詞資訊詞典介紹》;(3)博士生張翠吉《漢語名名複合詞和動動複合動詞內部語序及其組織原則》;(4)博士生王少茗《基於漢英平行語料庫的空間拓撲關係研究》;(5)博士生張延勇《雙字組後字聲母清濁對協同發音的影響——以澳門粵語為例》;(6)博士生周潔《Readability is decreasing in history: evidence from abstracts of 400 journals (1991-2021)》;(7)博士生譚偉潔《聲調協同發音在粵語詞語感知中的作用》;(8)博士生樊留洋《由指示代詞轉變的標句詞“這”與that》;(9)博士後張帆《否定類型及相關的句法語義問題》;(10)徐杰教授《構詞否定、短語否定與句子否定的分際》;(11)博士生陳章《威海方言反復問句的生成》;(12)博士生劉銳《側向移位與存在句的推導》;(13)博士生吳芳《湘西苗歌對語法規則的突破以及相關的語法理論問題》;(14)中國社會科學院沈家煊教授《襯字和變文》;(15)昆士蘭大學陳平教授《英語和漢語專名指稱功能的對比分析》;(16)南洋理工大學林靜夏教授《漢語位移事件表達的變化和變異》;(17)北京大學宋作艷教授《漢語N1VN2型複合詞的構式解讀》。

周三19:00-21:00

第55期 2023年2月15日     程杰教授 《拉萨藏语名物化标记的功能分布》

第56期 2023年2月22日    胡敕瑞教授《出土汉简与汉代词语》

第57期  2023年3月01日   徐正考教授

Brain and Language Cognition 

腦與語言認知 

腦與語言認知研究團隊匯集了來自各學科的跨領域研究學者,使用澳門第一台用於研究的3T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儀研究澳門地區單語、雙語、多語不同組群在聽、說、讀中文、葡文和英文大大腦區域,以及跨語言切換時的腦動態神經網路。具體目標是建立一個多組群、多語言、多模態的皮質表面大腦圖譜資料庫。此大腦圖譜將對全球公開,作為認知神經科學、神經語言學相關研究的基礎經典參考圖譜;基於此圖譜探索大腦的研究成果,將直接指導語言教育,並在未來將相關研究擴展到其他組群(幼兒、長者、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和腦損傷病人)提供基礎,為早期教育、基礎教育、長者保健、特殊教育和復健治療作貢獻。

The Brain and Language Cognition Group of UM brings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various faculties. The cross-disciplinary team will use the first 3T MRI scanner for research purpose in Macao to study the brain region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monolinguals, bilinguals and multilinguals in Macao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Chinese, Portuguese and English, and the neural network of brain dynamics when switching between languages. The goal is to establish a multilayered, multilingual, multimodal surface-based brain atlas database, which will be shared with the global community as a basic classic reference map for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linguistics related research.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is brain atlas will directly inform language education and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Macau. The project will pave the way for related research extended to other groups, including young children, the elderly, children with special learning needs, and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and make contribution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lementary education, elderly care,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