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遊記》看係詞“是”的語法化(之一)
講座提要:
係詞“是”產生後,很快發展出新的用法,王力先生稱之爲“活用法”。近代漢語中,“是”的用法複雜多樣,是係詞“是”不斷語法化的結果。“是”到底具有哪些用法?不同用法之間是什麼關係?經歷甚麽樣的語法化路径?這些問题都值得進一步研究。本文通過對《西遊記》的調查,分類描寫了“是”的若干非判斷功能的用法,並希望在此基礎上對“是”的各種不同用法的來源、形成條件及其性質进行分析。
主講人:楊榮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学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兼任湖北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人文特聘教授、清源書院院長,大灣區大學人文特聘教授、人文社科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漢語語法史、大學人文通識课的教學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有《近代漠語副詞研究》(商務印書馆,2005年)、《“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 AEARU 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新编學生詞典》(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大學生人文素養名家講座(一)(二)(三)》(語文出版社 2022年;2024 年;2025年)以及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語文研究》《語言學論叢》、《歷史語言學研究》、《世界漢語教學》、《漠語學报》《北大教育評論》等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80馀篇。
講座時間:26/3/2025(週五)19:30-21:00 /線下E2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