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ture Academic Contributions 代表性學術貢獻
徐杰 Jie XU 学术研究与学术教育方法论 Methodologies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Education
【核心观点】攻读高级学位,尤其是博士学位,其成败主要看同学们是否成功地实现了从知识的奴隶(学生)到知识的主人(学者)的转型。这个过程有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写论文。我们提倡以写作带阅读,以创新带继承,以研究带学习。多写论文,多写高水平论文,而大量优质学术论文要靠两个条件,一是创新能力,二是工匠精神。
批判性阅读、良好的悟性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则是形成创新力的要件。
学术研究中的工匠精神指的是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力求盡善盡美!一篇优秀论文的写作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选题,二是初稿,三是修改,四是化妆。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选题和初稿阶段,工匠精神主要在修改和化妆阶段。创新能力重在发散性思维。天马行空,要放得开,拿得起!工匠精神重在收敛型工作,精雕细刻,要收得拢,放得下!
语言学流派可分工具性,描写性和解释性三大类。能否对解释工具本身进行独立的论证是检验解释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指标。
理论语言学的整个发展史始终是宏观问题的重置和技术上的更新换代交替进行的。
新旧文科,入口不同,殊途同归,都要打通问题和学理的接口。学理和问题的对接是检验和衡量学术研究乃至高等教育的最重要标尺。如果不能实现二者的有机对接,不管从哪个入口进来,都走不远,爬不高,发展前景都会严重受限。新文科范式下的语言学研究就是要从问题和现象入口,首先识别出问题来,然后再找理论解决或解释,同时运用自己的案例研究改善改进理论本身。可以不必受制于一个学科,一个理论。跟着问题走,问题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不用管它是哪个学科。需要几个学科就动用几个学科。由于问题的多面性,想不跨学科都难。如果找不到理论,那更好,自己创新创造一个理论来!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就是因此而领先世界的。新文科概念下的语言学研究从问题入口,但是,有一点,我们始于此,但绝不会止于此!一定要对接理论和学科。论文既要写在祖国人民的大地上,同时也要争取写进世界人民的理论体系和教科书里。不能满足于提供中国案例,还要有理论贡献。
教师切忌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教师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在于帮助引导培养学生自学。非常赞同叶圣陶前辈的观点: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在语言教育领域,我力推外语母语化教育新理念。并协助友人在河南付诸实施,创办“英苗园”(Language Greenhouse)。
我曾在多所高校跟同学们交流过以上看法。
这些问题我当然会一直思考下去。一有新的心得也一定会跟同学们和同道们毫无保留地及时分享,但是没有就此写文章发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