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ture Academic Contributions                                                                                                   代表性學術貢獻


施春宏

形式和意義互動的句式系統研究 互動構式語法探索

                                                                                                                                                 


【核心观点】

本書嘗試探索一種構式語法分析新路徑,即“互動構式語法”。

句式系統形式和意義及其關係的研究一直是語法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核對總和拓展語言學理論描寫力和解釋力的重要領域。自20世紀90年代構式語法理論引入漢語研究以來,漢語句式系統乃至構式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關於構式語法研究的觀念和方法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學界為此做出了很多探索。本書便是這種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是一部基於漢語事實分析和理論範式探索相結合的體系性專著,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研究前提篇,討論漢語句式系統的標記度及基本語序的參數選擇問題;事實分析篇,系統研究若干特殊句式的構造機制和語義特徵,集中探討一些重大的且長期引起爭議的現象和問題;理論闡釋篇,重點討論句法結構形義互動關係研究中的基本觀念、基本模式、分析方法和方法論原則問題,進而將語言研究中的構式觀放到現代科學和科學哲學這個大背景中來認識,提出新的理論框架。

本書在事實分析和理論建構方面實現了三個層級的基本目標:

1.在研究句法結構形義互動關係中,確立了語言研究新觀念——“多重互動觀”,並將構式的語法研究從傳統的以句法和詞法為主的觀念拓展到音法、形法、義法和用法這種大語法觀念中,建構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語言單位、語言要素之間的多重互動機制。

2.從構式群的角度系統研究了動結式、動詞拷貝句、“把”字句、新興“被”字式以及受事主語句、話題句等特殊句式的的生成機制及其構造原則,對相關語言事實做出了句法化、結構化、一致化的分析,提出了“精緻整體主義/精緻還原主義”方法論原則,並為一般構式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分析框架——“互動-派生分析模型”。

3.宣導和構建了既與當下構式語法基本思想相協調又在觀念和方法上有所探新的“互動構式語法”理論範式:立足整體,重視還原,強化多重互動關係的整合機制分析。

本書突出的學術創新性主要體現為:

1.理論範式的探新。本書在其提出的多重互動觀和精緻整體主義/精緻還原主義方法論原則基礎上建構了互動構式語法分析框架,這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構式語法研究新範式,推進了構式語法研究的觀念更新。

2.事實分析的系統。本書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漢語致使性句式群中若干常用句式的形式和意義的共性和特性,並從系統性原則和區別性原則兩個方面為其在漢語句式系統中做出新的定位。這種分析對充分認識構式系統的形義特徵及其關係深有啟發。

3.研究視角的整合。本書既重系統的描寫,又重充分的解釋;既有構式共時形義互動關係研究,也有歷時構式化過程中形義互動機制考察;既有特殊構式的個性特徵的精細刻畫,也有跨構式的共性特徵的逐層概括;既重視常規現象、典型現象,也特別關注所謂的例外、特例和反例,以此構建具有結構化、一致化特徵的分析模型。

4.研究方法的互動。本書將整體論和還原論、證實法和證偽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模型建構法和語料庫分析法結合起來研究構式的形義特徵、匹配關係及其互動機制。這在當下的構式語法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創新性。

本書所建構的互動構式語法理論有別於經典的構式語法分析路徑,在反思當下構式語法研究的基本觀念和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基於漢語事實的系統考察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的構式語法分析模型及其方法論原則,促進了構式研究乃至一般語法研究的觀念轉變和方法更新。

本項代表性學術貢獻集中體現在《形式和意義互動的句式系統研究——互動構式語法探索》(Sentence System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of Form and Meaning——Exploration of Interacting Construction Grammar)一書中。該書由商務印書館2018年10月出版,入選中國語言學文庫。袁毓林教授和陸儉明教授為本書作序,潘海華教授、張伯江教授評審推薦出版。袁毓林教授在《構式語法研究的新探索——<形式和意義互動的句式系統研究——互動構式語法探索>序》(刊于《海外華文教育》2017年第5期)從三個方面評述了本書的特點:一是研究內容上體現出的突破性;二是理論構建上體現出的創新性;三是展示出的科學精神和哲學素養。

本書2021年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