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階梯模型句到句法演化樹——演化句法對漢語句法研究的啟示
講座提要:
生物演化受到自然選擇壓力的制約,一個新的階段不會微底覆盖此前的階段,而是舊的階段依然共同存在,常常作為特化的角色被建造進了一個複雜結構中的基礎部分。句法演化和生物演化也是一樣。根據達爾文精神,並且由雅克布詮釋後提出,演化只是修補匠,而不是工匠,在既有結構基礎上修修補補就演化出來新生结構。因此,在現代語言的内部可以找到前期階段的構造“活化石”。基於以上思想方法,Progovac(2015)提出,依據形式句法的最簡方案,句法的演化大致經歷了從VP/SC到TenseP,到vP,再到CP的發展歷程。這些發展階段,不僅是句法演化的曾經,而且也是句法演化的現在,每個階段都在現代語言中都留下了“活化石”。這樣的演化句法觀,促使我們對漢语句法研究的諸多問题進行反思。
主講人:完權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導師,當代语言學研究室主任、《當代語言學》主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贴專家;在《中國語文》《世界漢語教學》《外國語》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出版專著三部,其中《“的”的性質與功能》獲呂叔湘語言學獎二等獎;研究領域為理論語言學、句法語義學,研究取向以認知功能學派的基本信念為立足點,當前課题主要著眼於漠語詞類包含模式和漢語句式的關係、對言語法、言語互動研究、語用舆修辭的功能與認知曵蒇誉研究、英漢對比研究、語言意識形熊等。
講座時間:27/11/2024(週五)19:00-20:30 /線下E21-3118